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向同时推进,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 口岸成纽带 深港齐发展
7月1日,罗湖口岸即将迎来72岁生日。1950年开始投入使用的罗湖口岸通过一座双层人行桥、一座铁路桥,把深港两地相连。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罗湖口岸以重建规划的启动为深港双城共同发展写下特别的注脚。
5月6日,深圳市政府口岸办发布罗湖口岸重建规划和总体布局研究招标公告,深圳罗湖口岸将启动重建规划。重建后的罗湖口岸将全面统筹国铁、城际和轨道,成为高铁、城际、城市轨道和口岸一体的国际化交通枢纽。
紧接其后,香港传来好消息。6月3日,香港沙头角码头正式开放,沙头角禁区终于迎来了开放的第一步,它承载着深港居民几十年的期盼。
莲塘口岸开关、皇岗口岸重建、罗湖口岸即将改造……深圳正全力规划打造深港口岸经济带,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向同时推进,国家级的规划平台和改造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香港近期也提出新界北发展蓝图,立法会更通过“以口岸经济带动新界北发展”议案。社会各界认为,港深双城共同发展,机遇无限。
从“手工录入”到“刷脸过关”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深港两地合作日益紧密,深港两地的口岸陆续增加,口岸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纽带,见证了深圳和香港两座城市的发展兴盛。如今,深港两地正通过不断优化口岸布局、创新通关模式,全面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如今,深港两地之间的一类口岸多达15个。其中公路口岸7个,分别是罗湖、文锦渡、皇岗、沙头角、深圳湾、福田、莲塘口岸;铁路口岸1个,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水运口岸6个,分别是盐田港、大亚湾、蛇口、赤湾、妈湾、大铲湾口岸;航空口岸1个,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从“手工录入”到“刷脸过关”,再到未来以5G应用为依托智慧口岸,深港两地的口岸,正在朝着国际一流管理标准体系迈进。
在2019年,经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2.4亿人次,日均66万人次;出入境车辆1431.1万辆次,日均3.9万辆次。从最早的邻近口岸“三来一补”企业到保税区,再到业态丰富的口岸经济带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两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企业通关成本大幅下降
今年8月26日,莲塘口岸即将迎来开关两周岁生日。开关两年,莲塘口岸各项业务运行顺畅,口岸通关整体有序,大湾区东部货运枢纽雏形初现。
自深港两地政府2021年2月10日零时起调整部分陆路口岸功能以来,莲塘口岸的车流量约50%分流来自皇岗、文锦渡等口岸,深港跨境货运“东进东出”分流效应初步显现。
据莲塘海关统计,开关第一年,口岸累计报关单12.9万份、货值84.77亿美元。莲塘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0.21小时,企业通关成本大幅下降。
“通关很迅速,有效避开了市区拥堵,只用一两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查验手续,为莲塘边检点赞!”长期往返深港的香港货车司机程先生点评莲塘边检服务。
莲塘口岸是深圳首个采用“一站式”通关模式的口岸,建立信息采集平台,集成核辐射监测、驾驶员体温检测、车牌识别、电子地磅等硬件设施,采用共享前端电子栏杆、视频监控、远距离读卡等设备信息的方式,实现进出境车辆“一次停靠、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降低企业通关时间。自“一站式”监管模式启用以来,进出境车辆停车次数由3次减至1次,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约50%。
莲塘海关采用驾驶员智慧验放设备接入海关旅客指尖服务小程序。司机可在网上提前进行健康自报,系统自主人脸抓取,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经该设备通关正常耗时仅需10秒,通关时间大幅压缩。
深港通勤日渐便利
1950年7月1日,罗湖口岸正式投入使用。在改革开放前,罗湖口岸设施比较简单。改革开放后,罗湖口岸出入境旅客大幅增长。为了改善检查场地窄小的问题,新联检大楼诞生了。后来,经过多次的改造,新联检大楼的出入境通道也从原来的56条,增至137条(2000年数据),大大满足了出入境旅客的需求。罗湖口岸多次成为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随着深圳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口岸开通,但是罗湖口岸仍然是深圳全市最繁忙的口岸。
罗湖深圳火车站自从接入赣深高铁,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举措,让邻近的罗湖口岸,成为继福田高铁站后第二个连接高铁的深港口岸。
深圳跨境货运通关格局初步形成
皇岗口岸是联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双方园区的重要节点,也是串联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枢纽,自2019年重建启动以来,项目进展情况备受市民关注。新口岸联检大楼预计2023年完成建设任务。
皇岗口岸是全国最大的、唯一全天候通关的陆路口岸,将打造成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集出入境口岸、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活力公共空间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一级口岸。
新皇岗口岸规模宏大,占地约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出深圳其他6个口岸规模总和,当之无愧为“深圳第一口岸”。新口岸定位为纯旅检口岸,高峰期日客流量最高可达30万人次。未来,皇岗口岸将取消货检功能,释放土地约50万平方米,用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区域开发。
随着内地与港澳之间合作交融,口岸建筑正在打破传统设计模式,与城市打通,让口岸枢纽转化为集商业、文化、生活为一体的聚合点。
目前,深圳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通关格局初步形成。在深港的密切协同下,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将从“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方向同时推进。
莲塘口岸正式开通后,在疫情防控下,先行启用货检通关,提前启动东部跨境货运转移。2020年12月10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实施货检24小时通关,为广大跨境货车司机夜间行车提供了一条新的选择路线,同时也为深港西部地区的货运转移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国家第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深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约80.06%、91.47%,深圳标准品进出口合规成本时间等八项世界银行测评指标均达到海关总署目标估值,跨境贸易指标位居国家、省前列。
在全市口岸未来的规划建设方面,深圳在推动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沙头角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基础上,将把深港口岸经济带打造成为国家级深港合作重大平台。
另外,深圳将把沙头角口岸打造成以便捷通关为主、兼具国际旅游消费功能的深圳东部地标性口岸。规划建设中的前海客运码头,将同时配套设置跨境直升机口岸,通过水上航线和直升机航线,加强深港间基础设施的高效联通。(深圳商报记者 董芳芳)
来源:深圳新闻网